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各地“限电”,对新能源车有影响吗?

进入五月份,华南地区率先进入“烧烤模式”,电力供应随之受到严峻的挑战。

据了解,由于电力供应紧张,五一假期之后,广东部分地区开启“错峰用电”,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潮州等地大量用电企业收到电网公司通知,要求在特定时段自觉安排“错峰用电”,除保留部分应急、安保负荷外,停止生产用电。

另在广州市黄埔区的一些商业园区,因为“限电”的原因,空调被列为禁用范畴。由此可见电力紧缺影响的范围还是挺广的。

报道称,受拉尼娜现象及经济形势迅速回暖影响,广东2021年用电负荷节节攀升。2021年一季度,广东省全社会用电量15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两年平均增速8.79%,预计供电紧张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我们“转行”不讲汽车了?非也非也......

如果我们把电力紧缺问题延伸到汽车领域,之前的铺垫就一目了然了:那些需要电能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会否受到影响呢?

新能源车对电网的考验

很幸运,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商用还是私人的汽车充电桩并未受到错峰用电、限电之类的影响,但不排除充电费用会随着电价的上涨而上涨。

有专家表示,以当前新能源车的保有量来讲,对电网还不足以形成冲击,所以暂时未受到影响。但有数据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扩大,其用电量占比也在逐年攀升,对电网的压力不容忽视。

如果我们按照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492万辆、车均装载50Kwh动力电池、电池年充电循环次数100次估算,电动汽车年用电量大约为246亿度;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社会用电量为75110亿度,居民生活用电量10949亿度。

经估算,2020年电动汽车用电量分别占全社会用电量和居民生活用电量的0.327%和2.246%。虽然看似不高,但在4年前的2017年,汽车用电占居民生活用电的占比仅为0.879%,已经翻了约2.5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新能源汽车才占汽车保有量的1.75%,意味着新能源车用电量还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

去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这意味着,如果汽车年销售总量为2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为500万辆/年。

若新能源汽车规模真的能按照这个“剧本”走,新能源汽车对电网的压力会呈指数级上升,电网真能抗住吗?

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可能会产生同时段电动汽车充电量大幅上升的问题。“如果大量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确实会对电网装机负载带来压力。”

去年6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如何更好地接入电网:中国电动汽车与电网协同的路线图与政策建议》中做过一个测算。设定住宅小区居民户数为1907户,对应10kV的配变额定容量约为4200kW,目前负载率最高为54%,接近负载率平均水平。结果显示,当车辆电动化比例超过25%、充电同时率超过20%时,小区配变将会重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谈到未来新能源储能话题时指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就是车上所搭载的电池组,而随着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国家电网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三亿辆电动汽车的电量储备能达到200亿度电,这是中国目前每天消费的总电量。

PS:截至2020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3.72亿辆。

值得一提的是,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也认为电动车的增加会导致用电量大幅度提升,如果日本全面向纯电动汽车转型,那日本夏天就会面临电力短缺的情况,届时日本建立基础设施的费用将达到14万亿至37万亿日元。

如何解决?

新能源是不可逆的大趋势,趁问题还没显现,现在就得想办法应对。目前行业里大概有几种方案。

第一,智能、有序充电。上述的《政策建议》中提到,有序充电可以分为两种不同模式:一是利用峰谷电价,引导用户自觉在用电“低谷”时充电;二是根据电网负荷状态以及车辆的充电状态,通过智能管理自动优化充电的时序、功率等。

第二,V2G电网双向互动。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解决方案,其核心原理是利用电动车既是“需求体”又是“储存体”的特性,对电网进行有偿的“反向充电”。

具体来说,通过鼓励新能源车主用电低谷时段充电,用电高峰时段对电网反向放电,构建动态的“新能源汽车+电网”能源体系,起到削峰填谷的调峰作用。

比如说,每座建筑物可以为电动汽车车主提供双向充电桩,车主可以决定是否要与建筑物共享电动车电池中的多余能量并获得回报,对于那些出行规律、波峰时段停车时间较长的消费者群体具有较强的参与潜力。

V2G模式在消费者端推广的背后逻辑是建立基于调峰能力和价格手段对新能源车主进行的价格补偿和奖励机制,从而使车主获取相应利益,“有利可图”也有望提升细分用户群体对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购买意愿。

不过这是建立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充足、双向充电桩充分普及、电池循环寿命可靠等前提下所设想的,鉴于前提条件过于苛刻,目前该方案还处于概念阶段。

第三,换电站。换电站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小型的蓄电站,理论上换电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进行充电,高峰期对电网进行“反向充电”,减缓对电网的压力。但目前换电模式的推广受到价格、标准等因素制约,尚难规模化推广,只有真正形成规模才能发挥作用。

综合来看,三种方案的根本目的都是削峰填谷,减缓对电网的压力,在我看来,单靠这样还不够,建设强大的电池储能系统,解决电网不平衡现象,替换化石燃料的的峰值发电厂也是关键之一。

Copyrights © 版权所有 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陇ICP备18003595号-1 设计制作 宏点网络

甘公网安备 62060202000196号

电子营业执照
甘肃建投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页脚微信
关注我们